近日,铁东区教育装备工作“三项活动”总结会议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隆重举行。会议围绕“中小学校教育装备创新案例遴选”“中小学教师实验说课”“中小学教师优秀自制教具展评”三项活动,全面总结全区教育装备应用创新成果,表彰先进单位与个人,旨在推动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鞍山市教育装备部、教师进修学院及铁东区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颁奖,全区中小学获奖教师代表、学校负责人等近百人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铁东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发表讲话。她强调:“教育装备是支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唯有以技术赋能教学实践、以创新驱动教育发展,才能让装备资源真正转化为提升育人质量的强大动力。”
会上集中展示了三项活动的优秀成果,生动展现了教育装备与学科教学的创新融合。其中,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刘大鹏老师以《利用希沃AI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为例,直观演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山南小学毕丹老师借助AR技术,呈现小学科学课《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的沉浸式教学场景,让抽象知识变得具象可感。实验学校公玉霞老师的《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说课,展现出严谨的实验设计逻辑;和平小学高新艳老师通过《热在金属中的传递》,凸显了探究式学习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此外,第十中学张明旭校长设计的《初中平面几何“手拉手”模型教具》、和平小学姚丹老师创作的《课桌上的织布机》,将学科知识与教师巧思深度结合,充分体现了教具辅助教学的实用价值。
颁奖环节,鞍山市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荣获“优胜单位奖”;铁东区教师进修学校等4家单位荣获“最佳组织单位奖”。张明旭等63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何晓东等11名教师荣获“优秀组织者奖”。
此次会议既是对前期工作成果的系统梳理与总结,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动员与部署。铁东区教育局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持续推动教育装备与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为构建更高质量、更富活力的区域教育体系夯实根基、蓄能增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