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第151号《中小学劳动教育融入军事体育项目,创新完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答复
    时间:2025-06-13来源:鞍山市教育局作者: 点击: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151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鞍山市委会:

    贵委员会提出的关于中小学劳育融入军体的提案已收悉。市教育局对该提案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研究和讨论。现结合我市中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就提案中的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贵委员会在提案中精准地指出了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与军体教育的重要性及融合的必要性,这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坚韧意志和良好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十分认同贵委员会所提及的劳育与军体教育融合能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责任意识等观点,这与我市教育发展的理念和目标高度契合。

    一、现有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教育局一直致力于推动劳动教育和军体教育在中小学的深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劳动教育方面

    近年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了详细的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涵盖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多个方面。例如,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开展如整理书包、打扫教室卫生等活动;中学阶段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参与种植、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同时,部分学校还尝试与社区、企业合作,开展校外劳动体验活动,特别是利用我市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职教城开展劳动研学活动,有近3000多名学生参加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军体教育方面

    各学校严格落实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同时,积极开展军事国防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国防知识讲座、军事训练、参观军事博物馆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组织开展大中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范高中学校国防教育,确保学生军训工作有序开展。部分学校还组建了军体社团,开展特色军体训练项目,如越野露营、CS拓展训练等,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二、关于劳育融入军体的推进计划

    (一)课程融合

    我们计划组织专家团队,深入研究劳育与军体教育的融合点,开发具有我市特色的劳育与军体融合课程。例如,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军事技能训练,如队列训练、野外生存技能等,同时结合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如搭建简易帐篷、野外烹饪等。通过课程融合,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师资培训

    为了确保劳育与军体融合教育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一方面,邀请军事专家、劳动教育专家为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推动劳育与军体教育的融合发展。

    (三)实践活动

    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劳育与军体融合的实践活动形式。例如,组织全市性的军事劳动实践营,让学生在模拟军事环境中完成各项劳动任务,如站岗执勤、物资搬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同时,鼓励学校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劳育与军体融合实践活动,如农业生产劳动与军事拓展训练相结合等。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尽管我市在劳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一)丰富课程内容,增强系统性和创新性

    一是引入军事化劳动项目。我们鼓励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多样化的军事化劳动项目,如野战救护、营地建设等,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增强国防意识。

    二是融入国防科技元素。推广无人机操控、机器人编程等现代科技活动,使劳动教育更加贴近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互动性和参与度

    一是推行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军事化劳动项目或国防科技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劳动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四、下一步工作展望

    我们深知,将劳育融入军体教育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劳育与军体教育体验。同时,我们也将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对劳育与军体融合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策略,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开展专项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军事化劳动项目的专项培训,邀请军事院校专家、退伍军人授课,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部分学校试点配备专职导师,负责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并协助开展相关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二是统筹资源配置,缩小区域差距。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改善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校的设施设备,确保所有学校都能开展高质量的军事化劳动项目。利用好全国性的军事化劳动项目和国防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汇集优秀教学案例、视频资料等,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三是强化家校社协同,营造全社会关注氛围。加强家庭教育。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宣传军事化劳动项目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和支持孩子的成长。拓展社会资源。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媒体等参与劳动教育建设,形成多方联动的良好局面。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军事化劳动项目的意义和成效,树立典型榜样,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的良好氛围。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推进军事体育项目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制定专项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详细的军事体育项目融入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

    二是开展试点示范: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学校作为试点,先行先试,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

    三是加强督导评估: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定期对学校实施情况进行督导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将军事体育项目有效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既增强学生体能和军事技能,又培养国防观念、劳动意识和责任感,从而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借助军事化劳动项目的独特优势,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为国家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员会对我市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鞍山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