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79号提案的答复
刘宏舒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鞍山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扬工作,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课后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推动中医药文化进课堂。鞍山市积极推动各中小学校将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历史、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课程教学中。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通过讲述中医药的主要成就、李时珍等医药学家的主要事迹,让学生了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在生物课上,教师向学生介绍植物组织培养在中药材植物繁殖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中医药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在体育与健康课上,教师重视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养生方法教学,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项目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二是积极探索中医药课程纳入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管理。部分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传统文化课程、地理、自然、生物等课程有机衔接,开设了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例如,鞍山市铁西区黎明小学打造“中医文化学堂”,展示医学历史发展、名医故事、中医经典著作摘要等内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下传承中医药文化。通过介绍常见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通过项目化学习开展特色中医药活动,通过中药辨识、针灸推拿体验、中医养生操展示等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感受中医文化魅力。通过讲解医学前沿知识、传统医学智慧,丰富学校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中医药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中医药文化的途径。
三是加强中医药文化课教师的培养培训。部分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课教师培训工作,通过邀请中医药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到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授课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邀请多位中医药专家为教师们讲解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方法、中药炮制工艺等内容,培训效果良好,教师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进一步加深。铁西区黎明小学张媛校长赴宁波镇安实验教育集团,专程学习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办学经验。
四是开展中医药宣传活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组织中医药文化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竞赛活动,激发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长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邀请专家为学生和家长讲解中医药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作用,增强对中医药文化认同感。同时注重整合校外资源,拓展校外活动场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中医药文化实践学习机会。例如,鞍山市图书馆配备了大量中医药文化书籍和科普读物,供学生借阅学习;鞍山市文化馆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展览和体验活动,在实践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今后的工作中,市教育局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市情,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一是指导各中小学校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比重,开发更多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二是建立长效教师培训机制,增加培训频次、内容,鼓励教师参加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项目,提升专业素养。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与中医院等医疗机构交流合作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实践学习机会。三是鼓励开展中医药文化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学生到中医药种植基地、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医药产业发展和中医药文化传承。
再次感谢您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医药文化纳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健康鞍山做出积极贡献。
鞍山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