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 第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生“双减”工作的建议 》的答复
    时间:2025-06-13来源:鞍山市教育局作者: 点击:

    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66号提案的答复

    崔晓哲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生“双减”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校内“双减”主阵地作用

    制定《鞍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双减”三年实施方案》,打通校内“双减”落实最后一公里。出台《鞍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双减”达标考核工作的通知》,对照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双减”达标考核指标(2022版),全面启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双减”达标考核工作,并强化结果运用。联合市委组织部等5部门印发《鞍山市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实施细则》,构建完善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印发《关于开展“双减”政策落实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开展全市“双减”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进一步巩固“双减”成果,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二、作业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顶层设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鞍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语文等12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南》等系列文件。举办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秀作业“大展示、大评比”活动,不断提升作业管理水平。落实“一县一策”“一校一案”建立作业管理机制,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落实作业管理要求,实现了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全覆盖。“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加强作业研究,优化作业设计、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加强作业批改与辅导,让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

    三、课后服务水平全面加强

    先后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鞍山市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关于进一步高质量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转发辽宁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鞍山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完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实现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愿留尽留全覆盖和服务时间安排全覆盖。印发《鞍山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或专题教育活动,做到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成为课后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鞍山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此项工作在辽宁省“双减”工作会上受到省教育厅的点名表扬。2021年暑假至2024年寒假期间,全市累计共75所学校开展了假期托管服务,参与学生累计32107人次,参与教师3493人次。

    四、课堂教学水平大幅提升

    “双减”以来,市教育局举办了义务教育阶段落实“双减”政策教师大练兵比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学质量诊断与提升培训月、开展学期初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常规培训、精品课遴选等多项活动,各地各校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规程,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全国家和地方课程,坚持“零起点”教学。大力培育基础教育教学成果,鞍山教师进修学院刘婷婷和立山区晨光小学刘安鹏获得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024年1月,鞍山市高新区华育学校获批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严格考试管理,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均成立“义务教育考试审核专家委员会”,严格考试组织实施、考试命题管理、考试结果运用。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笔试考试。各地不统一进行考试分析、试卷分析或质量分析,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严禁将考试结果在家长群中传播。

    五、集团化办学纵深发展

    成立鞍山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全市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现场会,推动全市组建集团或联盟68个,参与学校100%,印发《鞍山市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管理办法(试行)》《鞍山市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评估指南(试行)》,13个地区、集团做现场和书面交流,并实地观摩立山区集团化办学成果展,立山区教育局所属6个教育集团展示了剪纸、陶艺、版画、纸浆画、合唱、器乐等学生素养成果和六个教育集团的以“依托集团化办学,助推育人方式变革的学校行动”为主题的集团“教学研评”一体化教研活动。集团化办学经验在光明网《教育家》杂志上报道,鞍山市教育局和铁西区教育局被省教育厅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经验。加强新优质学校建设,先后下发《鞍山市新优质学校培优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鞍山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乡村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通过高标准新建一批、集团化办学提升一批、城乡结对帮扶一批等方式,保完成全市今年20所新优质学校和16所乡村新优质学校的培育计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落实《鞍山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组织三县学校到城区学校开展联盟共建一体化发展活动,城区学校共呈现初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示范课144节,共开展教研活动47节,举办讲座25场,全面推动全市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

    六、持续做好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制定下发《关于成立鞍山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的通知》《鞍山市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实施方案》,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

    制定《鞍山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相关制度》《关于加强空中家长课堂与社区公益教育课堂推广工作的通知》《鞍山市空中家长课堂实施方案》《鞍山市社区公益教育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招募志愿者教师队伍378余人,全新改版义务教育学段“空中家长课堂”和“社区公益教育”,空中家长课堂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推出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社区公益教育对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开展学习学法指导。创办鞍山微信视频公众号,向社会传达鞍山教育政策,传递鞍山教育好声音。2024年1月,鞍山市获批成为教育部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鞍山市教育局和立山区中华小学家校社共育工作被省教育厅做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 创新家校共育新机制》被评为辽宁省教育厅第三批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

    七、有序开展优质均衡县区创建

    我市在2018年启动了全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注重加强组织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缩小城乡间、地区间、校际间差距。千山区在2022年4月被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区(全国135个、辽宁省4个),并在当年首批通过省级评估认定。2024年,台安县、立山区现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级评估验收。

    再一次感谢您对鞍山教育事业的关注,并欢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鞍山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