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047号提案的答复
董健飞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鞍山青少年研学旅行教育基地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育局高度重视青少年研学旅行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认为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工程。研学旅行作为学生行走的课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市教育局积极践行“社会即学校”“实践即育人”的理念,通过研学活动进一步开阔中小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拓展思维,不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极力打造研学实践教育高地,实现“学思合一、知行合一”。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拓展研学资源。市教育局根据育人目标,结合省情市情,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综合实践基地、大型公共设施、工矿企业等资源,积极推动建设一批知识科普型、体验考察型、自然观赏型、文化康乐型等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将其纳入我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推荐目录。同时以基地为依托,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研学实践教育资源,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涵盖红色记忆、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工业科技、志愿服务等内容的示范性研学实践教育精品项目,逐步形成布局合理、互联互通的研学实践教育网络。截至目前,我市现有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个,其中国家级研学基地3个、省级研学基地1个、市级研学基地16个。打造“红色经典与钢铁工业”“鞍山历史与岫玉文化”“科技实践与劳动教育”三条省级研学实践精品路线。
二是加强课程建设,突出育人实效。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按照以学生为本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把研学实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学校德育、劳动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实践教育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针对性地开发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课程体系,构建研学实践教育课程集群,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铁东区教育局与红领巾情怀少先队名师工作室、烈士山纪念馆强强联合,共同建立思政红色育人实践基地,并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传承红色基因,点燃信仰之火”教育活动。
三是加强组织管理,建立长效机制。探索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学校主体、家长支持的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协调推进机制。按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规范研学实践教育管理,制定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原则,研学实践前对学生集中组织开展安全风险防范教育和应急安全演练活动。海城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科技助苗研学实践活动,用脚步丈量科技兴国力量。
四是加强宣传与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研学教育实践氛围。注重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定期举办研学旅行及劳动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通过成果展展示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收获和成果,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我市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继续积极推动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深入开展,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实践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实践基地(营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实践精品项目,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的研学实践师资队伍,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协作、安全有序的研学实践工作机制,探索形成具有鞍山特色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发展格局,赋能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鞍山市教育局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