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40号《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点,提升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推动青年学子来鞍就读、留鞍就业的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06-17来源:鞍山市教育局作者: 点击:

    鞍教提案〔2024〕19号           签发人:张弘

    王佩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点,推动青年学子来鞍就读留鞍就业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是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鞍山市职业教育注重优化学校布局、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按“一校一策”要求制定细化本校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全市80%以上中职学校2023年底完成达标工程建设目标。我市加大职业学校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一是扩增量,经海城市政府批准新成立一所民办职业学校海城市金科职业高中,去年已开始全面招生。岫岩县职教中心在大洋河工业园区新建占地5万多平的新校址已全面建成,2024年底前将迁入新址,为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打开上升空间。二是减存量,将鞍山市艺术学校整合到职教城中职学校;将海城职业技术中等专业学校、海城市卫生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筹建海城市职教中心。三是积极申报县级乡村振兴学院,目前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台安县乡村振兴学院和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岫岩县乡村振兴学院已批复支持成立。四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库,13家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共申报113个项目,涉及金额3.466亿元。其中升级现有教学信息化设备、建设网络信息化平台、打造数字智能化系统等项目35个,投入1500万余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实力。五是加大投入,支持鞍山师范学院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创造条件,积极协调,支持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达标。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

    市委、市政府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先后出台《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若干政策》。成立以分管教育副市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推动职业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不断优化职业教育布局调整与管理体制改革。

    各中职学校深入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新范式,切实将企业的真实案例、真实项目、真实管理机制引入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做到校企一体,把专业建设在产业链上,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鞍山市现有省级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2个,分别由鞍山市经济开发区和台安县辽宁省农高区牵头,联合园区内高校、中职学校和企业,强强联手,政校企行联动,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形成了“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保就业,促发展”的良好态势。鞍山市中职学校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135个,10个“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43个“厂中校”岗位技能培训基地,各类中职、高职院校与近500家企业开展“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合作办学。实训室397个,实训教学项目505个,实训实习工位数11525个。2023年高职就业率85.62 %,中职就业率95.6%。

    未来鞍山职业教育将对接《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的钢铁、菱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四产融合”及数字经济6大产业,积极主动与鞍钢集团、三冶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立足为鞍山提供用工保障和人才支撑,要服务在鞍企业发展。通过加强与行业协会、中小企业联盟的沟通交流,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通过延伸办学空间,丰富办学形态,加快推进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工作,促进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提升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提升学校发展与企业、行业发展的融合度,形成集约服务中小企业的新模式,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将毕业生留在鞍山就业,既提升鞍山人口总量,又提升鞍山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还解决了劳动力市场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发挥鞍山市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能。

    市教育局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作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指派专人负责,协同市促进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共同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平台,畅通沟通渠道,畅通学校人才供给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信息渠道,维护毕业生正当权益和保障企业用工权益,推动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薪资待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提升,实现校企双赢,进而吸引更多青年学子来鞍就读、留鞍就业。

    鞍山市教育局

    2024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