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对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4号《关于重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4-05-09来源:鞍山市教育局作者: 点击:

    鞍教建议〔2024〕14号               签发人:张弘  


    侯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鞍山市教育局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辽宁省课程设置方案,以及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各县(市)区教育局(办)、各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情况。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辽宁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措施》《辽宁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若干措施》,落实《鞍山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体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全市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引导学生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掌握1-2项运动技能,激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育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定期开展全市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情况大检查,检查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是否达到国家及辽宁省开课标准的刚性要求。确保各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积极推进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鞍山市中小学生每天保证校内校外体育活动各一小时。通过课间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

    一、严格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刚性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在体育课程中安排7或8节健康教育课时。高中阶段每学期在体育课程中安排3节或4节健康教育课时。中小学校在没有体育课的教学日安排1节体活课,每天统一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上下午各安排1次。

    二、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张扬学生个性特长 

    深化教学改革。出台《鞍山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方案(试行)》,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目标,教会学生体育健康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体操、游泳、冰雪运动等专项运动技能。进一步梳理民族民间体育项目,逐步增设以武术、跳绳、毽球、摔跤、棋类、空竹、射艺、五禽操(戏)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实施“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工程,定期开展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评定、复核和发展情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择优予以扶持。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军训质量效益,充分发挥学生军训综合育人功能。

    因地制宜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基本教学模式。鼓励学校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按照学校班级数、学生人数、场地情况、师资情况等条件设计“大单元”“长短课”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互联网+体育”育人功能。

    改进育人模式。构建小学早训练,初中不断档,高中有特长的体育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运动训练规律,科学安排训练计划,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通过组建足球、篮球(小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各县(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统筹规划,以初中学校学区为基础,联合学区内覆盖的多所小学建立共同体,开展1至2项相同项目的体育训练。高中学校针对学校体育特色,开展“一校多品”的特色项目训练,畅通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输送渠道。同时增加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数量,扩大覆盖面。通过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组织U系列足球赛、篮球赛、排球赛、乒乓球赛、冬季五项赛等选拔性竞赛活动,发现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打好基础。

    三、强化保障措施,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1.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各类学校成立由学校校长牵头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体育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学校校长切实承担本校学生体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进一步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加强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使用,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防止发生一切安全事件。 

    2.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力度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体育教师。通过特岗教师招考计划等招录体育教师。校内已经转岗的体育教师回归体育工作岗位。通过公开招聘、聘用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专(兼)职、购买社会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分级分类轮训体育教师,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建立区际间、校际间、教师间帮扶结对机制,构建研修共同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定期开展送教活动,加强交流,互助提升。将体育教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竞赛活动、课后服务及所教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关注体育学科户外和实操性特征,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目前我市已有3位体育教师被评为正高级教师。加大对体育教师表彰力度,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体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3.强化督导检查。市教育局将把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的开设与落实、参加活动(比赛)成果、学生素质和特长生培养等有关内容纳入督导评估体系,开展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以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设和配备,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有效推进体育教育,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鞍山市教育局

    2024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