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标题:关于印发《鞍山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发文字号:鞍教发〔2020〕33号
发布机构:鞍山市教育局
发文日期:2020-03-03
效力状态:有效
各县(市)区教育局(办):
现将《鞍山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鞍山市教育局
2020年3月3日
鞍山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发展职业教育精神要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市积极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和活动,通过强化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努力探索具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的发展模式,实现职普融合发展,为学生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做好专业、品德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准备,根据《鞍山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意见》精神,现制定《鞍山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与实施
科学合理设置职业启蒙教育活动课时、课程安排。小学3-6年级和初中阶段职业体验教育活动每学年不少于10课时;高中阶段不少于4次。
按照合作开发与自主开发两种方式开发课程,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以每个模块为5学时确定课程实施目标,所含课程菜单、课程介绍和课程要求要简便易行、便于操作。重视信息化在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运用,不断丰富完善网上课程资源。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探索“发挥中等职业学校作用,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按规定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模式。
二、职业领域及方向
职业启蒙教育专业建设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专业大类,基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趋势、职业学校资源优势和教育工作实际,聚焦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三大类,设置开放的专业课程。
现代农业类——涵盖农机维修、蔬果嫁接、无土栽培、养殖、艺术插花等体现现代农业高产、优质、低耗、绿色先进制造类——涵盖智能装备操控、工程施工、机器人、电子产品装备、3D打印、无人机驾控等体现先进制造业个性化和人性化生产项目。
现代服务类——涵盖信息技术、汽车维修与保养、中西式餐饮制作、手工制作、虚拟驾驶、物流管理、康复护理、幼儿教育、玉石加工设计、影视制作、表演、形象设计、空乘服务、高铁乘务、健身指导、旅行社管理与导游、财务管理、非遗等体现传统手工业技能和现代技术项目。
三、活动方式
1.各中小学要充分利用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按要求完成手工技艺实践、农业劳动实践、工业劳动实践、职业生活实践、社区服务实践等职业启蒙教育内容,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实践机会。
2.落实市委“两翼一体化”经济发展战略,通过举办夏(冬)令营、研学旅行等方式,组织中小学生走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工艺坊等领域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参观工作室、参加科技前沿讲座、参与励志演讲与匠心分享等一系列活动。
3.以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为契机,在中小学校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宣传展示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工匠精神。
4.在具备实训条件的中小学,职业院校教师为中小学生送“课”,鼓励学生基于兴趣,开展项目学习,拓展手工制作、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课程。通过简单地演示与讲解,开发开设推进STEM、创客教育有关工作。在研究真实问题、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5.对接我市“四产融合”战略,因地制宜开展活动。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到企业和民间大型工作坊、职教实训基地,特别是深入到我市具有“四产融合”建设示范意义的鞍山职教城、鞍山广播电视学校、海城、台安、岫岩职教中心及海城三星农业、台安工业园区和农业高新区畜牧养殖等系列实习基地,通过具体的职业情境体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见习、实习、实际岗位演练,真实感受实践工作、劳动生产的完整过程,塑造服务地方经济、促进鞍山产业升级,培养良好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6.职业院校向广大中小学开放网络资源,通过对接专业入门课程、实训模拟课程资源,让学生们通过了解初步专业知识和虚拟生产过程,构建其对体验过程的基础感知。
7.发挥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师范学院等高校及高端科研院所功能作用,通过开放实验室、实习场馆,举办科技讲座、参加在鞍院士讲坛活动等,实现对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的高端引领效果。
四、考核与评价
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活动以年级教育教学内容为设计单元,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实施。
(一)考核内容
1.小学阶段:重点考核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学习兴趣的发展情况,社会职业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情况,终身学习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初步建立情况。
2.初中阶段:重点考核学生自我认知的拓展情况,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的提升情况,职业意识与能力的初步形成情况。
3.高中阶段:重点考核学生自我认识的深化情况,社会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提升情况,对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社会职业需求等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学业和职业规划能力、生涯决策及管理能力的提升情况。
(二)评价办法
1.做好写实记录。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填写活动纪实手册,客观记录学生参与的课程单元、活动主题、活动时间地点、所承担角色、任务分工及完成情况等内容,留存活动现场照片、作品、研究报告、实践单位证明等相关材料。
2.建立评价档案。教师要指导学生分类整理、筛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典型事实材料,定期进行汇总、归档,形成每个学生的活动档案袋,归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3.开展科学评价。每学期末,教师依据学生活动情况观察记录,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各学校根据综合素质学生活动评价标准和学分认定办法,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中进行学分认定。
五、工作进程安排
(一)试点阶段(至2019年底)
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汕岩县为试点县(市)区。
试点县(市)区要选取初中、小学各1至2所学校与市职教城所属学校,市广播电视学校,海台由职教中心等单位结成对子,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试点工作。结对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相关活动。
(二)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1年6月)
采取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在全市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从2020年起,全市至少要有8个县(市)区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即参与活动的县(市)区占比不低于80%;参与活动的县(市)区所属学校和班级参与率要达到60%以上。2020年年底前,所有县(市)区的60%以上的学校和班级全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2021年6月底前,全市普通高中全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活动。
1.课程制定,建章立制。完成全市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制定,排入职业学校和各中小学课表。各参与学校要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及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全市统一的评估考核办法。
2.开展活动,开辟网页。市教育局将在2020年5月底前举办一期有100名基地校、参与学校指导教师参加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鞍山教育网上开辟职业教育启蒙活动网页,登载职业教育启蒙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广泛宣传职业启蒙师生的风采,扩大我市职业教育的知名度。
3.制定标准,建立基地。起草制定职业启蒙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标准,经专家组评估认定,评出15个鞍山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基地,举行基地挂牌启动仪式。
(三)验收阶段(2021年7-10月)。
2021年10月底前,各县(市)区全面总结经验,对先进县(市)区、学校进行表彰,在新闻媒体上宣传报道。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对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统筹规划与指导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加强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配备、培养和培训工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基地、设备设施和相关教学资源建设。
2.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的指导和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中小学校要加强职业启蒙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着力在相关制度、管理机构、特色课程和实践体验基地的建构上下足功夫,探索出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职业启蒙教育模式,丰富职业启蒙教育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断培育与推广教育优秀典型。
3.加大职业启蒙教育的经费支持和保障。市教育局设立职业启蒙教育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开展活动所需教师培训、教学资料编写、消耗性材料等费用。中小学活动所需费用按中小学公用经费教师培训费、课后服务经费、研学费用等相关要求和标准执行。
4.加强对职业启蒙教育的督促和检查。要建立完善定期检查制度,通过查阅资料、听常态课、参与活动及师生、家长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校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成果和问题,建立检查、总结、评价、反馈、改进等长效机制。